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日前出臺的一份名為《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文件在全國自然資源領域特別是地勘行業引起廣泛熱議。這是繼2021年5月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督促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地勘單位改革中積極履職盡責,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后,資源大省四川率先交出的一份高站位謀劃、高起點布局的“四川方案”。
一.響應新時代呼喚而來
地質勘查工作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更高質量的地質勘查服務支撐。特別是在我國事業單位改革進入關鍵時期,地勘單位改革需要新的政策指引。
2011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及有關配套文件,對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作出了部署,將地勘單位改革納入全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統籌推進。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相關文件,對事業單位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要加快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優化布局結構,完善制度機制,強化公益屬性,提高治理效能。
作為全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部分,地勘行業主管部門主動謀劃,積極推進。2021年5月,自然資源部出臺《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深化地勘行業改革、指導地勘單位立足主業、聚焦重點任務、提升能力和加強服務監管等方面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2022年9月,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出臺《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未來10年四川地質勘查行業科學謀劃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藍圖。
從國家頂層設計,到行業方向指引,再到地方落地實施,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正擲地有聲地向前邁進。
二.構建1+1+1>3新格局
四川是我國資源大省,近年來,在自然資源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四川地質勘查工作成效明顯,地質勘查領域成果豐碩,地勘單位改革平穩推進,地質勘查行業管理嚴格有序。
2021年以來,在充分肯定地勘單位歷史貢獻的基礎上,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工作的決策部署,針對地勘行業發展趨勢和四川地勘單位改革實際,直面影響全省地勘單位發展的問題,深入總結和把握困擾地勘單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從統籌推動全省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出發,經過通盤考慮、深入調研、反復研究、慎重決定,將深化地勘單位改革工作作為四川省事業單位改革的標志性工程,推動組建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簡稱“一局一院一集團”),開啟了四川地勘事企整體謀劃、一體推進、突出主責、錯位發展的新時期。
原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四川省冶金地質勘查局、四川省煤田地質局是四川地勘系統的四支生力軍。按照《四川省地勘單位改革總體方案》,通過對這四個局進行整合,改革構建形成了“管理機構+公益性機構+企業集團”的地勘隊伍新格局。
2021年12月27日,一局一院一集團正式揭牌成立,下屬78家事業單位、企業按照隸屬關系完成劃轉移交,開始正常運行,這標志著四川省地勘單位改革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
改革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堅持精減職能、提升質量,堅持順向改革、立破并舉、先立后破,統籌兼顧、分步有序推進。這次改革被稱為“四川省地勘隊伍重塑再生的一次歷史機遇”。
對此,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改革后的地勘單位面臨廣闊機遇,將在能源資源保障、旅游地質調查、科技創新、地災防治、城市發展空間等多領域為四川省提供地質技術支撐和服務。改革后的地勘單位將在人才、項目、科創平臺等方面加強整合,實現“1+1+1>3”。
三.高站位高起點謀篇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馭勢而進,方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再創佳績。
今年3月至9月,四川省廳堅決落實自然資源部《關于促進地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改革發展,編制印發《關于促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秾嵤┮庖姟分鲃訉臃諊≈卮髴鹇?,高站位謀劃、高起點布局,立足四川資源優勢,逐項深化細化地勘行業發展任務,對四川地質勘查行業未來10年的發展任務作出了具體部署。
《實施意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四川獨特優勢,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實施“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發”戰略部署,服務“5+1”現代工業體系、“4+6”現代服務業體系、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建設,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構建新局面、激發新活力、提升新效能、壯大新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為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提供有力保障。
這份包括17個方面84項具體任務的《實施意見》突出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聚焦國家緊缺四川優勢資源,加強精細勘查、綠色開發、高值化利用,發揮各類市場主體作用,明確部署深化地勘單位改革,優化地質勘查開發布局,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服務美麗四川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高能級地質科研創新集群,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加快“數字地質”建設,培育人才隊伍、強化政策支持、落實發展責任等重點工作,為加快推動四川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方案。
四.高標準高保障賦能
在高站位謀劃、高起點布局的基礎上,《實施意見》明確高標準要求的發展目標,即以體制創新凝聚行業合力,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以機制創新激發市場活力,著力將四川打造成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的戰略基地,實現“雙碳”目標支撐區和地質創新高地。到2025年,基礎地質調查和研究水平進一步提高,優勢礦產保有資源量、緊缺礦產保有資源量增長明顯,非油氣地質勘查布局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新形成一批戰略性礦產資源基地,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成效明顯,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和地質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到 2030年,鞏固和建成一批大中型礦產資源基地,供應布局和結構明顯優化,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地質勘查行業核心競爭力達到全國一流,綠色低碳勘查開發水平、地質科技創 新能力和地質信息化水平全國領先,地質勘查行業穩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確保目標任務完成,《實施意見》還從加強組織領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培育高質量地質人才隊伍、加強財稅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強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多項組織保障措施。其中明確指出,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單位)在機構改革、政策保障、資金投入、項目安排、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地質勘查行業更多支持;加大礦業權出讓力度,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找礦,支持參與省外經營活動,拓展海外市場;加快制定涉及重大科研、重要貢獻、找礦突破等方面的省級地質工作獎勵辦法和人才獎勵措施;積極探索找礦投入新機制,加快建立多元化地質勘查投入模式,統籌加大地質勘查投入力度;協調有關部門積極鼓勵銀行和金融機構支持地質勘查行業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發展,加大在信貸、融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地質勘查行業監督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等重點工作。
策馬揚鞭再奮蹄。下一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將按照自然資源部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加快推動《實施意見》政策措施的具體化、項目化,持續推進地質勘查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有力保障,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